相信騎自行車的人在出發前都會有件不確定的事掛在心頭上, 那就是萬一破胎了要怎辦?? 尤其對從是長途旅程或山林越野的人來說補胎更是必學的技巧.

今特將個人換補胎的經驗整理一下(包括登山車與公路車), 希望能供大家參考以應不時之需!!

登山車: 捷安特 IGUANA

公路車: 捷安特 DEFY AD2

源起: 不得不硬著頭皮依所學理論換補胎!!

          因為前後輪同時紮破, 換完備胎後發現另一輪也破.....

發生破胎了, 掃興?? 求救?? 放棄騎乘計劃?? 

學會補胎出門心裡很篤定, 還可能幫得上別人喔!!

請參酌以下步驟 Step by Step…

 <1>立即找一處安全無虞的空地停下, 並卸下載運的行李().

 <2>就洩氣的輪胎做360度外觀檢查, 並拔去留在輪胎的異物並記住 位置.

 <3>將前()輪的煞車扣環與輪子的快拆固定桿鬆開, 取出前().

<4>將輪胎的氣壓完全釋放後, 鬆開氣嘴螺絲, 以手扳開外胎然後在外胎與輪框間斜插入挖胎棒,固定住外翻的外胎邊緣 (注意勿戳破內胎).

鬆開內胎固定螺絲帽與蓋子

挖胎棒前緣的凹槽嵌入外胎緣後往外撬出外胎.

<5>將第二挖胎棒自第一挖胎棒附近外胎邊緣斜插入, 合手的扳開外胎與輪框將挖胎棒逐漸外移,加大外胎外翻的範圍, 直到外胎緣與輪框完全離開.

   ps1: 如有必要可以用到第三支挖胎棒.

ps2: 公路車外胎較細且密合度好, 需藉用挖胎棒小心撬開外胎, 避免挖破內胎.

 

<6>自外翻的外胎取出內胎並記住內胎的方向.

若換新內胎直接跳接步驟<10>!!

<7>將內胎打足氣然後檢查漏氣的位置, 內胎漏氣位置的檢查 可採浸水或輪胎靠近臉頰感覺方式, 若附近無水源就以口 水應急!!

<8>將內胎破損的位置:

--擦拭乾淨後,

--以砂紙或鋸片將破洞周邊打磨成霧狀表面(打磨面積比補胎片 大一些即可), 個人偏好以鋸片從事打磨, 因為較順手又耐用.

 

   

 --將強力膠均勻塗抹於打磨位置(塗膠的範圍可略大於打磨區域),

 

             --然後將之靜置約40~50秒鐘待表面呈近似乾狀後貼上補胎,   

   (補胎片要是沒有膠面處理的話亦需預塗抹薄層強力膠)

--用力均勻緊壓膠合後, 再將膠合部位稍做前後左右拉伸,

--最後再緊壓膠合部份, 或置於平坦墊塊上輕輕敲打膠合位 置即可.

確認補胎後沒有漏氣得情行, 如沒水就以口水將就!

<9>以手部做外胎內部360度的檢測, 並去除殘留的尖銳穿刺 物, 尤其是破胎的位置附近更應仔細檢查!

ps1:曾經發生破胎卻摸不到穿刺物, 經詳細的位置比對破洞位 置, 終於在外胎膠皮中間找到小硬塊(玻璃小碎片), 用尖頭 工具才將之頂出膠皮, 如果沒找到

              這碎片肯定沒騎多久又 沒氣了!!  ~~很重要!!

  <10>將內胎先打些氣使之不至扁平以方便裝入輪框, 對準氣嘴位 置依序將內胎裝入輪框與嵌回外胎, 外胎的嵌入以氣嘴對面 的位置開始安裝.

先嵌入氣嘴部份

自氣嘴對面位置依序裝回內胎, 並用手扳外胎嵌入輪框.

最後以挖胎棒將外胎邊緣逼入輪框內

<11>鎖好氣嘴螺絲後將內胎氣壓打到6~7分飽, 然後用手將外胎左右扳動 並在地上360度輕打以避免內胎蛇咬, 然後裝回輪子鉤爪中, 旋緊固定輪子的快拆固定

         桿,再滾動車輪確認沒有偏向後, 掛 回煞車扣環, 打足氣壓即告完成!!

Martin L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汀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