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很難控制強度,到最後撞牆時更是苦不堪言,但是好像一樣是撞牆,在平路或逆風時,好像也沒這麼難過,為什麼呢?


 


自行車是兩輪,需要速度來維持平衡,如果你會TRACK STAND定竿的話,你應該知道,要維持平衡需花不少力氣。當速度到達15-20以上,自行車很容易維持平衡,但是當速度小於10 ,再加上公路車的窄胎,你可能得多花一些力氣來維持平衡。當上坡速度小於10時,你一定想讓車子快一點,才不會倒下,因為已經沒退路了,這種慢不得的情境,真的很痛苦。


 


上坡速度小於10時,若是這時你的檔比不足,轉速很低,低於60RPM ,那下踩的力氣更重,相對的,車子左右偏擺更厲害,你要花更多力氣去維持平衡。


 


上坡時速小於10時,你又腰痛,趴不下去,手只能扶著上把,重心更往後,腳是往前推,再加上上坡,前後輪的配重就失衡了,重量都壓在後面,前端浮起來,把手握起來空空的,操控上更不穩,要花更多力氣維持平衡


 


蛇行會好一些吧?但也要路夠寬,一但蛇行,路途就更遙遠了,根據科學實驗,同樣的高度落差,坡度陡一點的,比起緩坡,會早一點攻頂,你看選手們過彎都是走內線最陡處,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當小於10時,你有更多力氣花在穩定車身上,檔比不足踩不動,快抽筋, 又為了穩定車身而不能讓速度掉下來, 所以一切的苦痛,從小於10就開始了。


 


有時會聽人家說,騎武嶺時,騎重的登山車比輕的公路車快,追根究底可能只是檔比夠,與寬胎的穩定度好。


 


所以,當小於10時,你該怎麼做???


如果小於10 還能像ULLRICH這個騎姿,那應會很穩


文章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drshiao-sportzen/article?mid=186&prev=194&next=166&l=f&fid=5


 


請參考 JAN ULLRICH (穿粉紅色) )的騎姿與攻擊影片, 希望有所體會與收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39ahBFGnuk


 


Martin L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汀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