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對苗栗三義的印象就是木雕、桐花與客家美食,

一次偶然的機會, 參加了(3/11~12)探索霞喀羅古道的活動,

嚮導為了讓行程內容能夠更充實,

特意安排在行動日多走一趟三義的挑炭古道!!

 

祗是沒想到當天正好碰上強大寒流南下,

讓大家體會了一趟不同的挑炭古道行,

雖然一路上就這麼濕濕、冷冷又滑滑….

但多年的好友同行相伴, 感覺滿好…!!

Martin Lin

寒流來襲的時後我們逆勢上山…..

挑夫印象雕刻

為了突凸顯挑炭古道的特色與先民刻苦耐勞的精神,當地單

位特邀請木雕界大師-傅學榮創作『挑夫印象雕刻』,代表

著挑炭古道的精神,這個挑夫頭戴斗笠、穿著短褲、肩挑木

炭,加上臉上那陽光般的笑容,令人不禁緬懷先民樂天知命

的精神(目前這個作品已擺置在苗48線大坑古入口)

自古道入口往三通嶺

座於入口處附近的 土殼屋” …

山海線接駁站, 三通嶺風情秀!!

連地面的溝蓋都是當地文化圖騰...

一路上跟著標示走~!

photo by 文政

怎的難得來那麼一趟大家卻走得飛快....!??

像這樣, 三兩好友邊走邊聊多快活....

這有名的挑炭古道, 曾經多少人的汗水與記憶啊...!? 

濛濛得天候, 濕滑的石頭路適合愜意的慢步走....

初抵三通嶺上, 分不清東南西北.....

直到看到這標牌... 這才體會到工作是階段性的, 朋友才是一輩子..

photo by 文政

首次的體驗就是新鮮,  大家四處搜索留影...  

這花叫  "含笑花" !!  有沒有看到她的笑容 .....??

三通嶺(大坑尾山 473m)

天候持續不佳, 領隊說  下山去吧....!!

潮濕多蔭的環境讓蕨類生意盎然

連菌類也把握住合宜的天候條件成長著...

印象中這就是沫蠶的辨識方法....  但虫虫勒...??

步道上電塔上 "通宵-南湖線" 的標牌引我注目

電塔基部一仰首.... 

天候不佳, 沿途沒啥看頭, 夥伴間卻多了聊天互動的機會

今天的挑炭古道可真是從頭到尾的霧裡看花啊...

林道間偶有整體規劃的山坡地開發業者的促銷廣告

一路的漫遊, 一路的霧….

photo by 文政

photo by 文政

路旁的新葉, 像極剛破繭而出的尚未展翅的蝴蝶

photo by 文政

photo by 文政

文政兄正專注地為標的取最好的角度

走過路旁的別墅, 大家七嘴八舌的發表著看法….

偕老友同遊真是享受輕鬆啊~!! 但願大家退休後依舊如此...

在這裡….  即便在溝邊小憩都可以聽到大自然的脈動

吳兄, 下次可以選個較好的天氣出遊好嗎!?? 

灰濛濛的天際與乾枯的枝椏就是讓人覺得蕭瑟的冷

隨著燒炭產業的沒落之後, 許多林作都改為香茅的栽種

蒸燒提煉 (香茅與檜木, 樟木) ()油的設備

photo by 文政

往三通嶺入口的對面是另一段較短的挑炭, 由此前去可通三義車站

行程結束後就是民生問題囉….  photo by 文政

挑炭古道簡介

挑炭古道位於苗栗縣三義鄉雙湖村,即現今的『三通嶺古道』

,是早年通霄鎮和三義鄉重要聯絡孔道。

挑炭古道全長5公里 ,從通霄福興山區開山闢路到三通嶺,再

由三義大坑、石坑抵三義火車站,沿途相思林、樟樹、楠木、

油桐及很多在地原生種樹木都保存的很好,擁有十分豐富的林

相,來趟古道行可讓您好好體驗林蔭森多精的奧妙。

挑炭古道的歷史發展

150年前,通霄福興地區的居民為了到三義做買賣,於是在山嶺

間開闢石階步道,由通霄至三通嶺再抵三義火車站。

日據時期通霄、三義山區燒製木炭興盛,山區處處可見木炭窯,

窯場生產的木炭就由挑夫走步道挑至三義火車站,絡繹不絕的挑

夫踏出了這條炭味十足的「挑炭古道」。

在後來木炭產業走向沒落,居民便逐漸開闢農業道路且改種經濟

效益較高的香茅草,挑炭古道就此荒蕪了數十年。

直到了近年來在當地單位的努力下已逐漸恢復舊觀,加上客家桐

花季的活動的辦理漸漸地有民眾前往探訪,終成為苗栗縣的旅遊

景點。

挑夫印象雕刻

為了突凸顯挑炭古道的特色與先民刻苦耐勞的精神,特邀請木雕

界大師-傅學榮創作『挑夫印象雕刻』,代表著挑炭古道的精神

,這個挑夫頭戴斗笠、穿著短褲、肩挑木炭,加上臉上那陽光般

的笑容,令人不禁緬懷先民樂天知命的精神(目前這個作品已擺置

在苗48線大坑古道入口)

客家桐花季

一步步踩在質樸的卵石階上,欣賞相思林、樟樹、楠木、油桐等

原生林木構成的綠色隧道,一年一度的客家桐花季更是當地的盛

事,號稱『五月雪』的桐花每年到了45月盛開時期,開滿樹頭

的白色油桐花,經春天微風的吹拂下,落在綠色的草地上,猶如

仙境童話般的詩情畫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汀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