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的日子裡

瀏覽著日前一遊慕谷慕魚的照片,

不覺讓人回想起當天的漫遊情境,

回想當天……….

一早自吉安騎往慕谷慕魚的路上,

陰霾的天空下,

天氣涼得令人快意舒爽卻擔心,

蓊鬱的平緩道上偶有車輛擦過,

緊靠路邊穩住方向無啥大礙~!!

首次造訪的地方總令人期盼亢奮,

一路喜出望外與新奇的踩踏著,

隨著距離的曾加,

山接近了, 河川也靠攏了過來,

幾次淺丘陵山道的轉折間,

慕谷慕魚遊客中心現身遠方,

這號稱台灣百大祕境美景地,

在起念造訪的6年後終得償宿願,

………

DSC07159A

銅門橋上西向遠眺銅門區域搖控中心

銅門橋上望向東海岸

從慕谷慕魚遊客中心沿著木瓜溪前行,

()銅門大橋左轉後右上銅門派出所,

在此申報登錄事前已核准的入山登記,

即可進入慕谷慕魚自然生態廊道』.

進入風景區之前,

取銅門國小旁小路進入部落小繞

途中遇有一位踽踽行的佝僂耆宿,

微彎的腰身臉龐下透著戒慎眼神,

在主動大方的招呼後

方得知她在部落裡開設雜貨店,

而我們這票來自高雄的單車客,

終得在她指引下往慕谷慕魚方向而去….

 

前行不遠即抵銅門區域搖控中心

此處視野空曠景緻秀麗,小憩拍照皆宜!

前行一段便抵達入山管制哨,

在完成必要的入山登記後,

便算是正式的進入管制區內了!

隨著入園距離與深度增加,

周遭的景觀愈發幽深恬靜,

只是偶有的觀光小巴車隊,

像足縱橫山徑裡的變形金鋼,

快速而轟然的來回著…..

其在氣喘噓噓的上坡山道間,

也只能汗毛緊束的無奈在路旁

沿著木瓜溪續行,

茂盛草木間經過幾處溪流淺灘,

引人佇足賞景拍照

最後下滑抵達『揚清橋』,

過揚清橋的龍銅路,

因6.9k處的明隧道崩坍封閉中,

重返揚清橋賞景拍照,

台糖冰棒西施一樣叫賣著,

觀光車隊的遊客依舊熙攘在擴音器聲間

好一幅自然文明與幽靜吵嚷的對比畫…!??

離開揚清橋後再往左岔路上行,

此去便沿著清水溪一路蜿蜒而上,

此去的上坡山道,

雖延緩了速度卻增加了賞景時間,

一路上真是美景不斷,

有些遊客選擇以步行的方式遊園,

他們一定更能細細的齟嚼每一點滴,

轟轟….. 車隊又來了, 快閃一邊吧..!!

撇開這令人不快的干擾記憶,

在一轉折一驚喜的美景間,

或靜下心的遠眺,

或下溪邊的近觀,

或魚兒悠游, 或鳥而聚噪…..

人還沒離開想再來的想法再度起念!

讓我來引領您的視野欣賞當天的景緻吧…!

Martin Lin

DSC07303

 

 

更多慕谷慕魚景區照片相簿連結:

http://martinlin46.pixnet.net/album/set/12121353 

【附註說明】

慕谷慕魚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距離花蓮市約有二

十分鐘的車程。面積涵蓋木瓜溪及其支流清水溪,源自

能高山的清水溪又稱能高清水溪,溪長40公里,由大理

石組成的河床為其特色,清水溪溪水呈翠綠色,此處又有

翡翠谷的原始山林美景,故有著「小天祥」的美稱;多年

前原先居住南投春陽溫泉的八個太魯閣家族,翻過奇萊峰

及能高山先後抵達今日的銅門社區及榕樹部落,並被渾然

天成的美景吸引,便著手開墾定居,當時則以第一個踏上

此地的家族名稱「Mukumugi(音譯:慕谷慕魚)命名,後

因慕谷慕魚有著特殊礦產「銅」且因其位居交通隘口,遂

改名「銅門」,但慕谷慕魚這美麗的太魯閣族語音譯名稱

仍舊流傳在這片美景中。 

若欲就近騎車前往一遊可以投宿吉安鄉,翌日再輕鬆騎車往

, 若時間體力許可則可加碼鯉魚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汀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