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緣參加了『鋼鐵經營協會』關懷弱勢團體的例行活動,得以親訪並了解這個在社會角落裡默默行善與付出的組織~『敏道家園』,

初抵敏道家園的印象....  靜謐!

猶記得….那是一個出太陽卻刮著風的日子,在太陽下不由得要令人瞇起了眼睛,經過陰暗處卻又令人感受到那風吹的涼….

我站在敏道家園的停車廣場上,望著那光鮮亮麗的訪客或聚或散的漫步,有人揪集合照, 有人相互閒聊

 

遠處走來院方的接待人員,海邊強風下,單薄的歡迎聲卻顯得平靜與祥和,在接待人員的引領下,我們緩慢而寧謐地步入安養院所內,一切的設施就是素淨的白,一切的擺設就是整齊的靜,走在長廊中, 穿越斗室間,沒有太多的聲響與驚奇,只有訪客的腳步與唏唆聲,

蒲敏道神父的身前起居與遺物展示間

一句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裏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蘊含了多少道理與奉獻的心!?

解說者與參訪者同浸蒲敏道神父的大愛裡...

一句簡短的話語道出深愛台灣的真諦...

蒲敏道神父起居設施的介紹...

就是這麼簡單,不以為苦的清貧與淡然...

這伴著神父好多年...

再多的獎章也彰顯不了神父的愛與付出,當然這也不是他刻意想要的!

崇高的「紫色大綬景星勳章」(右)

早年對外聯繫的重要工具 ~ 打字機與傳真機...

再多的感謝還是不夠的,您做到連台灣人都做不到的事...

一個小護士在照顧過神父後所寄來的卡片...

漫步間經過………

迎賓的服務台與創作品義賣展示台,服務人員的辦公設施,院生的活動與復健場所,蒲敏道神父起居遺物展室等…!

最後大家齊聚醫療護理中心,裡面的氛圍就是寧靜與溫馨

(養護組)護理中心內

幾乎所有的院生都因為長期癱瘓而呈現萎縮與捲曲,緩步其間

我以同理心設身處地的與他們四目對視,從他們肢體的一個擺動,眼神的一瞥,甚或是嘴角的微揚都給了我鮮明的印象

相較之下我們何嘗幸福!

佇足的當下, 內心的真摯祝福與敬意油生!

院方人員解介紹著院方的環境與設施...

簡單而樸實的設施與格局,這裡是大愛的所在...

院生活動兼復健的場所...

曾經來自演藝界的讚助與支持..

"養護組" 的室外參訪... (入內不得攝影)

蒲敏道家園的院生特別為到訪者獻上他們努力練習的成果....

參訪活動的末了,協會獻上滿滿的祝福與捐款

一位來自瑞士的會士, 自民國42年開始在台灣無私奉獻, 並在晚年創立照護重殘患者的聖心教養院悉心照顧重度智能不足與多重障礙朋友,

所屬家庭不至受累! 延伸自聖心教養院的【敏道家園】正做著相同的奉獻, 但經費卻相對拮据

一趟隨團的參訪, 給了我滿滿的感恩與惜福~!!

Martin Lin

前往蒲敏道家園之前,協會利用餐會期間展開募款

【有關 蒲敏道神父】

蒲敏道神父是耶穌會會士,1902年出生於瑞士,2003年在台灣去世,他於1953年來到台灣,一生最重要的時光都留在台灣。蒲敏道神父曾於嘉義沿海先後創辦博愛婦女竹藝及毛線編織所,讓弱勢族群有機會學得一技之長,之後興建文明學社,讓外地來到朴子地區就讀高中的青年學子住宿,晚年時又創立照護重殘患者的聖心教養院,他以一台老舊打字機,向世界敲出籌建聖心教養院的募款信函,造福許多台灣重度智能不足與多重障礙朋友。

蒲敏道神父2000年曾榮獲台灣政府頒發「紫色大綬景星勳章」,2001年榮獲羅馬教廷頒贈象徵教會最高榮譽的「金十字勳章」。

Ps:『敏道家園』乃聖心教養院的延伸機構, 其另設機構的原因係礙於法規病     床數的上限規定而另以『敏道家園』申立!!

 

【敏道家園的現況】

敏道家園目前還在貸款中,如果有人要認捐還是非常歡迎。

除了金錢,還有各種物資也接受捐贈,例如舊衣、或是管灌飲食等各種消耗物資。


官網連結: http://www.sacheart.org.tw/index.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汀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