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廖雅欣


1.有氧運動及肌肉伸展運動(尤其膝關節處的股四頭肌):


可維持關節柔軟度,增進肌肉力量與協調控制,放鬆肌肉緊張,以降低對關節


不當壓力,也可避免過度不動造成肌肉萎縮。


2.按摩與推拿:


可放鬆周遭緊張攣縮的軟組織。


3.電療、熱療: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疼痛與其他症狀。最常用的熱療方式有熱敷、


電熱毯、熱水浴、泡溫泉及家用紅外線烤燈等,熱療不一定愈熱愈好,只要溫


熱就好,一般2030分鐘即可,做久效果不見得好,反而會燙傷。


4.深療如短波、超音波:


其作用可達較深層,必須由物理治療部門專業人員執行較安全。


王明瑞說,一旦有不舒服,切忌病急亂投醫,這是長期抗戰治療計畫,調整原


來生活方式,配合醫師擬定的治療方式,才能讓病情不繼續惡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汀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