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思考

包裝轉移

一老闆玩小三膩了。

小三年紀漸漸大了,逼婚不成索要千萬賠償。

老闆百思無解,後來秘書獻計:

以提高文化水準為由,老闆出資讓小三上了EMBA班。

班上老闆如雲,小三一下迷倒很多男同學。

沒兩個月,小三就不理老闆了。

啟示:

企業處置多餘資產最有效的方式是包裝轉移,而非丟棄和自己消化。

牆上留言

美國五角大廈國防部附近的牆上,

有人寫下麥克阿瑟將軍的名言:老兵不死!

底下有人批道:「死的都是小兵!

英國倫敦一家酒店的牆上有人問了相同的問題:

「您為什麼要在牆壁上寫字呢?」

回答的一行字是:「難道您要我用打字的?

英國倫敦一道牆上有人寫道:

「我身上有女人最喜歡的東西!」

過幾天,旁邊有人加了一行字

「您是賣鑽石的?」

美國紐約市政府曾經印過一張海報,標題是:

「今天,您有沒有弄髒紐約?」

在海報上面,有人批了一句

「紐約每天都弄髒我!」

美國洛杉磯的一道牆上,有人寫道:

「美國是個好國家!」

底下有人加了一句

「只是美國人太壞!」

類似的情形發生在越南的西貢市(即今之胡志明市),牆上出現了:

「美國佬滾回家!」

沒兩天就有人加了一行字

「順便帶我走。」

外國記者的難題

如今四位中國領導最令外國記者頭痛的,是他們的姓。

前任的兩位,一個是President Who(胡主席),

一個是Premier When(溫總理),

一個是「誰」,一個是「何時」,外國記者讀得舌頭打轉。

但那麼多年了,好不容易也習慣了。

不料,這頭剛習慣了「Who」和「When」,

接着來了兩個更拗口的,

一個是President She(習主席),

一個是Secretary Her(賀國強書記),

這一下,挑戰更大了。

英語記者如果不把舌頭捋平了,簡直沒法報道新聞:

She said, I mean he said...

She said Who told When...

He said, oh I mean Her said, oh yeah,

I mean not her said, I mean he said... Oh, my God!」

中國人為難美國人的時代,終於降臨了,Yeah 

【溫故知新篇 ~ 轉載】

一堂價值39萬元的課,把它看完,你一定會有收獲.

第一課

某天⋯⋯

男主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後, 剛走進浴室洗澡。

說是遲那時快,門鈴響了。

妻子迅速用浴巾往身上一裹便趕去開門。

當她打開門的時候,發現鄰居鮑勃正杵在那兒。

在她開口前,鄰居鮑勃便說,

“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就給你800美元。”

想了一想,女主人便大方地拿掉浴巾赤裸在鮑勃面前。

幾秒鐘後,鮑勃遞給她800美元然後離開了。

女主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裡。

當她再踏進浴室時,丈夫問她,“是誰呀?”

“是鄰居鮑勃。”她回答。

“哦,”丈夫說,“他有沒有提到還欠我800美元?”

故事寓意:

及時與同舟共濟的股東分享重要信息,將會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第二課

一位主管帶著兩位從屬外出用餐時發現了一盞古代神燈。

他們便用手摩擦著神燈的壺壁,

沒多久,一個精靈自不斷擴大的煙霧中現身。

精靈說:“喔~ 謝謝你們讓我出來透透氣….

我能滿足你們每人一個願望。”

“我先!我先!”從屬A君說,

“我想去巴哈馬群島,開著快艇,與世隔絕。”

~ 一聲!他便迅速地飛走了。

“換我了!換我了!”從屬B君嚷嚷…,

“我想去夏威夷,躺在沙灘上,有私人女按摩師,

免費續杯的冰鎮果汁朗姆酒,還有一生中的最愛。”

~ 一聲!他也飛走了。

OK, 該你了。”精靈對著主管說。

經理回答:

“我要那兩個蠢貨午飯後馬上回來工作!”

故事寓意:凡事永遠讓你的老板開口先。

第三課

一隻老鷹停在高高的樹上休息,無所事事。

一隻小兔子看見悠閒的老鷹便問它,

“我能像你一樣坐著什麼都不幹嗎?”

老鷹回答:“行啊,為啥不行。”

於是,兔子坐在老鷹下方的悠閒的休息著。

突然,出現了一隻狐狸撲到兔子身上並它吃掉了。

故事寓意:

要想坐著無所事事,你必須坐在非常、非常高的位置。

第四課

一隻飛鳥自北方南飛過冬去。

但天氣實在太冷。它在半途上被凍僵而掉在一片田野上。

當它僵硬地躺在地面上的時候,

一頭牛經過它的身邊,並在它身上拉了一大坨屎。

凍僵的小鳥躺在糞堆裡,漸漸地感覺到了溫暖。

新鮮的牛糞確實使它暖和過來了。

它躺在溫暖的牛糞堆中,異常高興,並開始唱起歌來。

一隻過路的貓兒聽到鳥叫聲飛快的趕過來。

順著聲音,它發現了牛糞下的小鳥,並迅速把它拖出來吃掉了。

故事寓意:

(1) 並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

(2) 並不是每個把你拖出糞堆的都是你的朋友。

(3) 當你深陷糞堆中的時候,最好閉上你的鳥嘴學會沉默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爭辯,所以選擇沉默。本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認為

對全世界喊話,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汀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