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次造訪黃石公園的亢奮情緒中,不論是車行間的目光所及,抑或是步履所至的驚嘆,都是那麼鮮明的印記,一幕幕烙在腦海中….
此行的黃石公園之旅住宿安排在西黃石(West Yellowstone)的「Days Inn」旅店,翌日一早,自旅店驅車前往位於公園西北方的首發景點~門冒斯(猛瑪象)溫泉(Mammoth Hot Springs),自西黃石住宿區前往溫泉區,單趟車程距離約80公里,不甚寬敞的園區連通道路堪稱平順!
離開西黃石鎮,往黃石公園西北向前進
令人有感的路旁電氣箱彩繪,您看得清楚它們在幹嘛嗎??
在鄉鎮郊區可見尾巴是改造的墨西哥食物餐廳
車行間路過洛磯山脈管理處
一條鄉間小道來匯,路口的 VALLEY COMMONS 立牌引人注目
隨著車行漸遠,綠地的占比越來越多
一整個就是農村的景觀了....
甚至有著儲放收成的穀倉設施,這裡會是黃豆主要產地麼??
荒郊野外也有販售各種木製家具的店家
農村的農務施作中
農村的居所建物常分散各地,在主要的道路匯集處常可見成列的信箱矗立路旁
也有農家在草地放養著體態俊美的馬兒
路旁的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石碑
電影2012的關鍵場景... 黃石公園!
想入園? 請先付買路錢...
在前進路線的右側綿延高山一路伴行,心理揣測著是大堤頓公園的連峰嗎?
隨著車行進入山區後,沿途的景致逐漸由鄉村聚落轉變成原始山林景觀,放眼車窗的迅速掠影,不是如茵的寬廣草原與蜿蜒河道,就是駭人的猙獰岩壁與崇山深壑,並偶有參雜在蓊鬱山林間的大規模崩解石瀑,與森林大火後一株株直條條的慘白枯木….
在七彎八拐的轟轟然上山路上,總期盼著每一次的轉折能呈現新的亮點與新鮮….
當巴士倚在黃石河激流邊上行駛時,恰巧碰上一群乘坐橡皮艇的小朋友,勇敢挺進在激烈擺盪的河面上,甚至有位老師(?教練)還高舉手臂向我們招呼,真是太有趣的緣分了…
進入國家公園園區,森林火災警示為OK狀況...
一片崩坍地形有著冷熱天候的侵蝕,也有著火吻森林的痕跡
一路平緩地挺進間,讓側重終極景點觀光者在搖晃間昏昏欲睡
新奇於路旁事物者,連一棵樹,一搓針葉都覺得新鮮
在平緩的草原上,河水慵懶地在地面四處遊走,構建了完美畫面,也滋潤了如茵的大地
快速行車間竟然能與激烈擺盪中的激流勇士們會心的招呼,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
Madison河的淙淙流水間可見河岸山壁鮮明的岩理結構
深入山區間忽暼一棟造型獨特的建築,不知是住家抑或是某機構?
巴士行進間經過此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經查證為蒙大拿州加拉廷縣 Big Sky 的一個非教派的基督教紀念教堂 (Soldiers Chapel)
再怎麼崩解的惡地形總有生命努力存活下來
因多中因素而枯萎的樹,成了森林火災的最大潛在威脅
隨著日照時間的加長,空中的積雲越來越多
公園內的高地平原總是一片的綠意
蜿蜒緩行的河流孕育了此間的一切
行駛於狹隘山道時常有險路輪邊過的情形
車行險峻猙獰的山壁間讓人不時舉目留意著處處裸岩
就在專注窗外的景致之際,巴士忽然慢了下來,大家正在嘀咕今天怎會老是碰上道路管制時,忽然前方傳來一陣『有牛耶!』的驚呼聲,車上立即起了一陣騷動,大家在車行間忙著找尋稍縱即逝的目標~美洲野牛American Bison!
美洲野牛 一家子逛大街....
小牛喝捏捏...
此番黃石公園之旅的BISON觀察,僅限於巴士上所見.... (可惜!)
經過好一陣子的山路繞行後,終於抵達長毛象(門冒斯)遊客中心,巴士在此稍作停留後,癱坐樹下與凝視往來遊客的鹿群,成了在小憩時大家的最佳話題…..
正當暑熱難耐之際,一聲集合上車引得眾人快步上車,興高熙攘間車行『猛獁象』上溫泉景區,開啟步行造訪這雷同大陸黃龍與土耳其棉堡的碳酸鈣沉積溫泉景觀……
抵達Mammoth Springs遊憩區,非主要景區的乾涸台階地成了鹿群的棲息處
暑熱的天氣下鹿群在樹下納涼,遊客則在旁邊曬太陽...
想過馬路的時候,動物有依其喜歡的方式優先通過
『猛獁象溫泉Mammoth Hot Springs』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碳酸鈣沉積溫泉。其景觀以石灰質的階梯狀為主(亦稱熱臺階),全景區分為上台地UpperTerraces和下台地Lower Terraces。
猛獁象溫泉的泉水來自於諾裡斯間歇泉盆地,水溫可達77℃,因為有很多藻類生活在溫泉中,使得溫泉的顏色呈現出棕色、橙色、紅色和綠色。
終年川流不息的溫泉自高處不斷溢流而下,形成一個多層次繽紛、壯觀的臺階地景觀。
【上台地UpperTerraces】
遠觀上台地景觀區全景
行車經過上台景觀區的外緣
自停車場右側叉路前行即前往上台階區的環景步道...
一趟遠路能碰上好天氣當然是令人喜出望外的啦
景觀步道旁另有車道,可見步道區有時候也會是溫泉淹漫的地方
兩株在藍天下夾道歡迎的英挺樹幹,讓人有置身台灣百岳的錯覺
進入溫泉台地景觀區見到此景宛如夢境... 喔! 我醉了!
進入溫泉區高架步道可以細細觀察那夢幻的顏色與看似柔軟卻堅硬的峋嶙與皺褶地貌
一路從右側走過來,自樹叢處可往左下切欣賞梯田狀的台階地形
CUPID (God of love) SPRING 邱比特湧泉
繞過Cupid Spring 抵達糕點後須要往下切,走回下台地景觀區回到遊客中心
上台地的高眺點
視野果然是一望無際
往遊客中心宇下台地景觀區的視野
準備下切往下台地景觀區之際,忽聞道路封閉中...
只因為有隻母鹿躺在步道旁休息,其棲息處與步道間的距離未符合國家公園規地的距離,必須等到他離開步道才會在開放, 唉~ 美景就在眼前卻無緣一親芳澤
只好原路折返,往上台地的另一景觀環道
就是一整個陶醉的畫面在心中久久不去
看似柔嫩卻堅實的婉約線條
像熱騰騰上桌的鐵板燒...?
這是一坨又一坨的現做冰淇淋?
酷似毛髮的結晶地形,是因為這樣才稱之為長毛象?
點滴積累歲月間的痕跡...
枯木與白灰基調的顏色與人一種淒美的感覺
枯木搭上顏色鮮豔的地貌感覺大不同
回巴士走另一個行程去....
【下台地Lower Terraces】
自遊客中心停車場前往Mammoth Springs 下台地景觀區
途經下台地著名地標 Liberty Cap ....
下台地整個溫泉溢流的情形
高架的木質步道提供近具欣賞而不損原貌的賞景方式
豐富的造型與多樣的色彩吸引著所有的訪客
大好天氣下得賞如是美景真是太幸福了!!
隨著距離的拉近,可以細品箇中的奧妙與美麗,或絢麗岩石,或凝脂闐玉,或皚皚冰雪如下....
整個特殊的碳酸鈣沉積地形最後沒入一般塵土的山徑間,與您分享這一趟別開生面的Mammoth Springs初體驗!
Martin Lin
更多精彩照片在部落格相簿中! https://martinlin46.pixnet.net/album/set/16520118
【進階說明】
猛獁象溫泉以石灰岩地形聞名於世,溫泉地所形成的臺階如梯田一般。當熱溫泉自石灰岩層中湧出,熱水便將石灰岩裡的碳酸鈣溶解于水中,當溫泉流出地表冷卻後,水中的碳酸鈣因過於飽和,而凝結沈積成石灰平臺(與曬鹽的道理異曲同工)。
當地下的出水孔被堆積物阻塞後,泉水便會流向其它出口,而漫流沉積成另一個平台。平臺中沉積的泉水,受到的藻類微生物活動的影響,遂形成了黃、白、褐等顏色,層層堆疊就形成『石灰華(花)階』。
猛獁象溫泉和公園內其他的地熱現象有很大不同。由於Mammoth Area的石灰石偏軟,石灰岩的成長速率遠比鈣化的石灰石快。當溫泉經過石灰石噴出時,大量的石灰質在熱水中溶解,又在地表形成新的白堊層(也就是石灰石臺階)。
這一地區的溫泉位置有時會快速位移,也有一些知名的溫泉會突然(乾涸)死亡,事實上,就溫泉而言,噴發的地點和噴發流量每日變化,甚至整個溫泉的時隱時現都是自然規律,就地區的總噴發量而言,其總噴發量還是非常穩定的。
猛獁象溫泉在2002年的一次地殼運動後,大部分熱泉停止了活動,導致大量微生物死亡,使猛獁象熱泉失去了顏色,死掉的細菌也變為了灰白色的粉末,殘留在乾枯了的大臺階上。
另,猛獁溫泉區是黃石國家公園管理局總部的所在地,也是糜鹿求偶期最愛的地區之一,有志生態攝影者可以參考一下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