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分享民俗方面的知識 ~ 養蠱,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


今天去聽一場賴祥興 教授的演講,


他提到他在滇緬一帶鄉野考察的經驗,


 


所以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和我以前在小說中看到的頗有不同。


(包括司馬中原和倪匡的小說對這傳奇的巫術都有過描述)


   賴教授說,


「蠱」是一種蟲,


本是無害無毒的,


終其一生都躲在一種香氣很濃郁的樹的根部節瘤中。


  他們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


只有某個時節打雷的時候(我想是驚蟄吧!),


才會醒過來, 然後吸取身邊樹根的汁液後,


又回去呼呼大睡,直到隔年。


   而苗人會把這種蟲從樹根中挖出來,


將許多隻一起放在瓦甕中封起,


然後開始打鼓,


蟲聽到那種鼓的特殊節奏和頻率,


以為打雷了,就會醒過來,


但他們身邊已經沒有樹汁可以吸食,


只好同類相殘....牠們不打架也不互相廝咬,


只是各佔據一個地方,彼此對峙,


不久之後,


就會有一隻自知是最衰弱、能量最低的蟲投降,


此時大家一擁而上,


把那隻蟲吸乾,然後再度沈睡;


過一段時間後,


苗人再重複打鼓的動作,


把蟲們喚醒 .....直到剩下最後一隻最強的,


吸食所有同類的精髓之後成為王者,


那就是「蠱」了。


 


   於是苗人們把那隻蠱蟲乾燥後磨成粉末,


放在奶類飲料中喝下,


可以強身健體,並且百毒不侵---


因為蠱已經是能量最強的東西了,


(就像段譽吞了莽蠱朱蛤一樣)


所以之後不要說是深山裡的瘴癘之氣,


就算是毒蛇咬中了也一樣沒事兒,


這也就是為什麼人說苗人多美女的原因。 


   賴教授說,


有養蠱的族群,


女子個個皮膚細嫩,白裡透紅,


真的非常美麗。


但是他們族裡的人都非常重視信約,


如果有人敢做壞事,


他們就會敲起當初喚醒那些蟲的鼓來,


這時身體裡的蠱也同時會被喚醒,


長成千百條蟲,


啃吃那個人的血肉,


那人最後痛苦而死。  


  苗族的蠱會在漢人社會中出名,


就是曾有過漢人不小心侵入他們的部落,


被當地的女子吸引,


愛上苗女,最後卻始亂終棄,


回到漢人社會不再回來。 


  這種事情發生了幾次,


苗族人再也無法忍受,


就把蠱粉加在奶中給那些外來人喝,


一旦他們傷害了苗人,


苗人們就會開始打鼓,


送出特殊的能量和頻率,


不管多遠,


就算那人身在地球的另一端,


蠱蟲都能接收到那種頻率而甦醒;


因為蠱粉只有放在奶類飲料中才能發揮作用,


所以到苗族部落千萬不要亂喝牛奶羊奶,


以免被下了蠱都不知道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汀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