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298A

自行車訓練聖經(第三版)連載2聰明訓練法(上)你不可能靠運氣訓練。

By EDDIE BORYSEWICZ著名的美籍波蘭裔自行車教練

為什麼有些人在他們的自行車運動生涯剛開始時沒表現出什麼運動天賦,但幾年之後就達到了巔峰狀態成為業餘精英或職業選手?為什麼其它一些早期時相當傑出的人,在實現他們的全部潛能之前,就宣告失敗,並且最終退出這項運動?這些能堅持到底的人,或許從始至終就擁有這種天賦,只是並沒有馬上表現出來而已。極可能的是,年輕運動員有父母,教練或者導師的長期關心,他們也許想讓手中的“小花”完全綻放,因此他們指導運動員時緩慢而謹慎。

成功的運動員,他們的訓練或許不是最科學的,但卻有一種從他或她的運動生涯早期就已確立了的合理的訓練哲學。相反的,那些沒有成為資深騎手的年輕人因為父母或教練的過度要求而失敗了,雖然他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們採取的方法不夠令人滿意。

當我開始訓練運動員之前,我總是先徹底地瞭解他們 ――需要花費數周的時間才能確信如何訓練他們。在制定一套有效的訓練計畫過程中,必須考慮許多個人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

從事這項運動有幾年的經驗

年齡和成熟的程度

過去很長時期裡如何進行訓練的

最近的訓練計畫

個人的長處和弱點

當地的地形和天氣狀況

重要比賽日程

最重要比賽的細節:時長,地形,競爭對手,往屆成績

最近和現在的健康狀況

生活壓力(比如,工作方面,家庭方面)

這個清單還可以更長。我或其他人可以給你一些如何最好地準備比賽的建議,但我們有太多不瞭解的關於你的事情。歸根結底,你是最瞭解你自己的人,只有你才配做這樣的決定。你需要的只是工具。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原因 ―― 這樣你就能更好地給自己當教練了。 

系統化訓練

本書主張系統化循序漸進地訓練。有些騎手覺得這很無趣,寧願依靠本能訓練。他們喜歡根據屁股是否還願意坐在車座上來決定如何訓練 ―― 沒有計劃,不用預先安排,最簡單的結構。我承認沒有高度結構化的系統和方法也有可能成為優秀騎手,我就認識不少這樣練出來的車手。但我也注意到同樣是這些人,當他們決定從事最高級別的競爭時,他們往往都會增加他們訓練的結構性。結構化系統和方法對達到競

技高峰狀態非常重要,因為這種高峰狀態不是碰巧發生的。

但同時也要指出,本書介紹的系統和方法不是達到巔峰競技狀態的唯一方法。有很多有效的訓練系統,也有同樣多的優秀教練和頂尖運動員。沒有一種所謂“正確的”方法 ――沒有一種系統能保證讓所有人都能成功。另外也沒有什麼所謂“秘訣”。沒有什麼神奇的訓練課,奇跡般效果的補給品,或通用的週期性訓練計畫。本書講的所有東西都是至少被一些騎手知曉並使用過的。教練,運動員和科學家都沒有什麼秘訣 ―― 至少沒有合法的秘訣。但多人都有一個有效的訓練系統。有效的訓練系統有廣闊的綜合的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訓練課的集合。有效計畫的各個組成部分相互咬合,就象一個複雜拼圖的拼板一樣。另外,在這背後還有一個潛在的基本原理成為把各個部分連接起來的紐帶。一個不錯的計畫的各個部分都是建立在這個原理基礎上的。 

過度訓練現象

疲勞和速度之間有聯繫嗎?有沒有研究證明,如果一個騎手在訓練中非常的累並且經常這樣,他或她是否會騎得更快?長期地拖著疲憊的雙腿開始訓練是否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強力量或其他方面的身體素質?我提出這些問題是因為有太多的運動員跟我說除非他們在訓練時始終感到有點遲鈍,否則就覺到訓練毫無效果。但我問這些運動員為什麼還要訓練時,回答總是:“為了比賽時更快”。慢性疲勞能使你騎得更快?真是太奇怪了。

最近我對體育科學雜誌坐了一次網上調查,想瞭解是否有研究表明疲勞和運動能力之間是否有積極的聯繫。在我所收到的全部2,036項研究中,沒有一項顯示如果運動員經常感到疲勞的話,他的運動能力能變地更好。這些證據使我確信運動員讓自己保持長期的疲累及雙腿疲勞

一定是犯了錯誤。或許他們有訓練的秘密。但是我保持懷疑。他們過度訓練的原因可能是一種過度發展的騎行心態和強迫性的行為所結合。

實際上,確實有一些運動員,由於上述理由而使得我無法訓練他們。當我為了進行下一個高強度訓練而要求他們休息恢復的時候,他們卻把身體不太疲勞解讀為身體素質降低,因而變成了妄想狂。他們會自行加碼搞些額外的間歇訓練,或多騎幾公里,幾小時。這樣搞過幾次之後,我們之間就不再來往了。我的輔導目的不是為了説明那些有良好意願的運動員繼續他們的迷思,我喜歡看見他們比賽時更快,而不是更

疲倦。

另一方面,我曾經訓練過許多各種運動項目的運動員,我制定的訓練量往往比他們所習慣的訓練量還低。當完全實施了實際的訓練目的後,他們所能達成的結果是非常令人吃驚的―― 變得更快速。當騎手們在進行艱苦的訓練時仍感覺新鮮爽快時,他們會爆發出意想不到的速度和力量。這時肌肉,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供能系統都在適當壓力下達到最佳狀態。現在給他們幾天的時間恢復來適應新的變化,然後再

次進行相同的訓練。你猜怎麼著 ―― 他們甚至比以前更快了。 

訓練哲學

《自行車訓練聖經》所提出的訓練哲學似乎不太尋常。但是發現,如果它的原理被確實遵循,運動員真的會進步的。我的訓練哲學就是:一個運動員應該為獲得可持續的改進而進行最少量里程數的訓練,這些訓練應該是精心計畫和特定的。

有節制訓練的想法對某些人來說太可怕了。許多騎手已經習於過度訓練,並把這當做一種常態。這些選手象吸毒者一樣沉迷於這種狀態。和癮君子一樣,長期過度訓練的運動員沒法變得更出色,但是就是沒有辦法去說服自己做一些改變。再讀一遍我的訓練哲學。注意了,如果它不是以“以最少里數來訓練”,那另一種陳述方式,或許就是“聰明的善用你的訓練時間”。對於有全職的工作,配偶,孩子,維繫一

個家庭和許許多多的責任的我們來說,善用訓練時間不止是為了訓練,而是生活必需的。

這就是說:進行較大量的訓練是正確的,但不一定要達到可的最大量。這通常發生在訓練的基礎期(一般的準備階段)同時有時候大量的訓練並不聰明,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更快的速度,更多的針對比賽的訓練上。這發生在發展期和高峰期(殊的準備專案) (週期在第7章中有解釋.)看上去似乎如此簡單,但卻有很多人無法正確的實施它。,當他們應該設法提高速度時,他們卻增加許多騎行的里程數。或者當他們應該建立身體素質基礎時,他們卻騎的非常的快―― 通常發生在團隊訓練的時候。

因此你如何來評估你的進步呢?―― 以你有多累或是以你有快?如果是前者的話你將註定要成為一個二流車手。一旦你能領悟到疲勞會阻礙你的速度並且做出必要的改變,你將開始起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汀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