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自屏東返高的行程中,
車行高屏大橋前瞥見咖啡色的『下淡水溪鐵橋』指示牌,
心裡納悶著…
舊鐵橋不就是『大樹舊鐵橋』嗎?
怎的還有『下淡水溪鐵橋』…. ??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順著指標進入一探究竟,
這才驚覺「高屏舊鐵橋」的精髓盡在此地~!
在這裡....
有舊鐵橋的陳年故事,
有素人投資願景的身影,
有88水災復建的工事~!!
我.....
橋頭橋尾, 橋上橋下, 車裡車外走一遭....
冷風微微, 斜陽西照, 步履喀喀....
喜歡這裡的靜, 這裡的涼與鐵橋蕭瑟剛毅的美,
或趴, 或坐, 或站, 或仰, 或眺.....
一樣的時間與情境, 總覺得地球自轉慢了些.
那天, 獨自在無人的橋上竟也能忙翻天...
聲隆隆的列車南來北往地縱貫著,
像是在為我這遠到稀客的到訪而喝采....
因為我將會把此在經驗的種種記錄下來,
會將此美景推給更多人...
Martin Lin
自堤防路右轉循 "下淡水溪咖啡館指示牌" 小道進入景觀區.
出入景觀區停車場成現眼前的舊鐵橋規模比大樹端更大更好
新舊橋並座於景觀區的草地上,一新穎繁忙,一古樸恬靜....
舊鐵橋的橋礅,設計與用料走過數十年依舊完好
緊臨停車場的休憩廣場與上舊鐵橋上的高架步道
高架步道前的回顧照....
步道入口邊上的新葉正以豔麗的顏色回報暖暖的陽光....
舊鐵橋的高架入口步道上有著舊鐵橋專屬的解說圖騰~精緻典雅!!
這拼圖式的地磚值得一禎禎的細細品嘗....
在這裡, 不管是遊憩,拍照或是騎車休息都不錯吧....
這畫面喚起我童年的記憶,當時這車廂可是 "對號快車" 喔..
車廂內喀喀的腳步聲與地板的吱喳響,輕輕地迴盪在小小空間裡..
這裡,曾經是很有氣氛的景觀 "火車咖啡廳" 哩~!
從(屏東)舊鐵橋的端頭望去,新舊鐵橋匯於彼端的九曲堂(車站)...
曾經殘破不堪的河岸景觀已在復建工程中慢慢重現昔日美景...
不變的是舊鐵橋上的結構與銹....
偶而一陣高頻的引擎聲總令人引頸一望...
喔~ 是 C130 運輸機 (要是小小白有同行就好了..)
新橋上的交通繁忙的很,不消多久總有列車隆隆的經過...
步行到鐵橋的遠端回望入口處,距離還滿遠的...
在這裡可以貼近鐵道瞭解它的種種... 很美~!!
不管是一抬頭..
或是一回望... (檢修人員的避車平台)
步行到開放的盡頭有好長一段距離囉~!!(開放時段因季節而不同)
走近開放端終點處極目而望,大樹舊鐵(斷)橋就在不遠處啊~!
【鐵橋的結構賞析】
早年受限於軋鋼的技術與設備條件, 對於鋼結構件多採用扁鐵與鐵板依構
件的需求以鉚釘予以鉚接而成….
橋墩由以磚造並包以花崗石用人工堆砌而成,橋樑則是以工字鐵鉚銜
接而成,全長1526公尺,曾經是亞洲及台灣第一長橋。
下列的鉚接工藝與結構造型也是充滿特色...
鐵橋的整體呈現了力學與幾何結構之美....
鐵橋上往回走,橫跨高屏溪的大橋在左...
在河堤路的彼端(過火車咖啡廳的單車&步道入口)
第二入口處的下方是自行車道..
入口豎立的解說讓到訪者對鐵橋先有著概略的印象
往內延伸而去會經過一大片香蕉園...
隨著坡道高度的增加,可以眺望蕉園與新鐵橋全貌
蹲在車廂邊上想像著孩提時代的便當叫賣聲與興奮的心理...
自第二入口處的階梯而上,是舊鐵道改鋪的碎石步道.(到客車廂)
一路步行而來... (自車廂附近回頭拍照)
【有關高屏舊鐵橋的故事】
橫跨高屏兩地的高屏舊鐵橋是屏東的代表性地標,鐵橋興建於西元
1914年,因所跨河川為下淡水溪,又稱為「下淡水溪橋」。鐵橋由二
十四節鋼桁架組成,有二十三座磚石混砌的橋墩,分隔二十四道橋
孔,全長1526公尺,鋼桁架高度15.1公尺,採簡支對稱式山型鋼構架
形式,橋台由混凝土澆置,外皮再圍護清水磚,轉角處以花崗石收邊。
1987年4月高屏雙線鐵橋完成後,舊鐵橋便在記載著許多屏東人的回憶
中功成身退。由於該地的黃昏美景吸引許多人前往休閒、拍照,遂在
各界爭取下把它保存下來讓後人遙想這一宏偉且有價值的鐵道歷史,
為全國第一座被列為二級古蹟的鐵橋。
『下淡水溪鐵橋景觀區』與『舊鐵橋溼地生態公園』
鐵橋下的高屏溪畔,屏東縣原已開發成河濱公園~『下淡水溪鐵橋景
觀區』,另一岸的高雄縣則開發為濕地公園~『舊鐵橋溼地生態公
園』,兩地曾是熱門的假日休憩區,屏東鐵橋端更以外租方式委由民
間經營「下淡水溪鐵橋景觀區」火車咖啡館。惟該區在88風災後受到
破壞而荒廢迄今。
『舊鐵橋溼地生態公園』位處高屏溪北岸之高屏大橋至舊鐵橋段,
面積廣達120公頃。是一處眾所週知的生態親水公園,在此從事遊憩、
賞鳥、取鏡、自行車活動皆宜。對此濕地生態有興趣進一步瞭解者亦
可與當地志工單位預約安排生態解說….
舊鐵橋濕地公園教育園區:
http://www.oldbridge.org.tw/tour/oldBridge1.aspx
更多下淡水溪舊鐵橋 (維基百科) 相關解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B%E6%B7%A1%E6%B0%B4%E6%BA%AA%E9%90%B5%E6%A9%8B
參考相關新聞報導:
http://www.epochtimes.com/b5/6/4/5/n1278075.htm